糖尿病的介紹
形成糖尿病的因素
糖尿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素問》及《靈樞》中就記載過“消渴證”這一病名。漢代名醫張仲景《金匱》的消渴篇對“三多”癥狀已有記載。唐朝初年,我國著名醫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證患者的小便是甜的。
糖尿病名字的由來
世界上最早確認和治療糖尿病的醫生是中國
唐代名醫王燾。王燾根據其父患口渴難忍,
飲量大增,身上多癤瘡,小便水果味,并根
據甄立言《古今條驗》一書中指出的:消渴
病者小便似麩片甜。于是他親口嘗其父小
便,果然是甜的。故針對消渴病制定了治療
方案,輔以調整飲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
制。他把這些經驗寫進了《外臺秘要》一書。
《外臺秘要》比10世紀阿拉伯醫生阿維森納
的《醫典》口關于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早
200多年。公元600年以后英國醫生托馬斯。威廉才提到病人的小便“其味如糖似密”。據考證,糖尿病在古代為帝王貴族之病,多發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剛才我也給咱們大家介紹了糖尿病的由來以及歷史。那么,什么是糖尿病呢?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胰島素分泌或利用障礙所導致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
它的病因有:
一,遺傳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臨床上至少有60種以上的遺傳綜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個DNA位點參與發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點多態性關系最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發現多種明確的基因突變,如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線粒體基因等。
二,環境因素
進食過多,體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更容易發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薩奇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導致自身免疫反應,破壞胰島素細胞。
糖尿病傳統治療方式
現代化中醫康復糖尿病治療儀
雖然糖尿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但在現代社會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在上個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以前,我們周圍的糖尿病人還不多,我們只是遠遠地聽到糖尿病的腳步聲。
而現在我們常常聽到“糖尿病”這個名稱,或許在我們的朋友、親人中,甚至我們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患了糖尿病,好象一夜之間糖尿病就來到我們面前。
據WHO資料顯示,世界各國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增加,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慢性疾病,形勢相當嚴峻。
估測 1994年全世界患糖尿病總人數約1.2億,1997年1.35億,2000年則約為1.75億;預測 2010年約2.39億,2025年將達到3.00億,其中在發達國家上升45%,在發展中國家上升可達200%,21世紀糖尿病將在中國、印度、非洲某些發展中國家流行。
據調查,我國1994年糖尿病患病率為2.5%,在某些大城市糖尿病發病人數已達4%左右,比1980年的0.67%增加了3-4倍。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雖然較發達國家和某些發展中國家低,但由于人口基數大,糖尿病總人數居世界第二位,現在至少為3000萬,而且有60-70%未被檢出。已確診的有2/3控制較差,其中1/3非常嚴重。因此可以說現在糖尿病已走到了你、我的身邊。
傳統的常規治療糖尿病
一方面是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我們要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的認識,讓患者認識到長期滿意的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認識到糖尿病有什么樣的并發癥、認識到如果血壓升高比較明顯,控制不好各種并發癥的嚴重性和危害性。讓患者對這些糖尿病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全面了解之后就會提高ta對治療的依從性,從而能夠有一個比較滿意的效果,這個是一方面。
第二個方面就是醫學,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也就是說平常所提到的糖尿病飲食,糖尿病飲食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因為飲食控制不好,各種各樣的降糖藥物效果都不好。
第三個方面就是在飲食控制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運動鍛煉,幫助改善血糖。
第四個就是降糖藥物的使用,包括口服降糖藥或者是胰島素的使用。
第五個方面就是要教會患者怎樣進行血糖的自我監測,對于我們平常降糖方案的調整有一定意義。
在長期的進行與糖尿病疾病的抗爭中,這一場戰役打的是相當悲壯,很多糖尿病患者對于這些效果微乎其微,依然在肆虐著患者的家庭以及身心健康。
弘億康醫療廠家在近年來結合研發部門與醫院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臨床試驗中,得出來一個新的理論,并且經國家食藥監局審批以及廠區研發人員的一起努力,于2018年上市了一款專門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儀器名為《電磁康復治療儀》以下簡稱為糖尿病治療儀。
讓糖尿病患者減少打針、吃藥就能過上正常的生活,避免因打針、吃藥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和其它傷害。
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當停止注射胰島素和藥物后,糖尿病治療儀有激活自身細胞,滿足機體能量需求的作用,藥物毒素減少,自然可以遠離并發癥。
提高自身免疫力,抑制其它慢性疾病的發生。糖尿病治療儀可作用于人體各個不同的穴位和經絡,作用于不同穴位,將產生不同療效。